close

  2008年6月我國正式施行“限塑令”,禁廢五金回收止生產、銷售、使用厚度小於0。025毫米的塑膠購物袋,要求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膠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。如今,出入於各大商場、超市、集貿市場,塑膠購物袋仍被廣泛使用。如此看來,這份“限塑令”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。

  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塑膠生產國和消費國,巨大的需求量使得塑膠原料也成了規模龐大的必需品,隨之也帶來了難以處置的廢棄塑膠。據統計,我國每年廢塑膠產生量約3413萬噸,再生利用量達到2487。8多萬噸,占我國塑膠消費量的30%左右。

  多地調查顯示,塑膠制品的使用量不降反增,甚至在一些農貿市場,所有攤位都會免費向顧客提供塑膠袋。生活中不僅僅超市和農貿市場是塑膠制品的“重災區”,隨著快遞行業和外賣行業迅猛發展,塑膠包裝的消耗也不斷增多。塑膠垃圾處置難題日漸凸顯。

  以中古機械回收塑膠袋為例,如今,塑膠制品依舊盛行,“限塑令”頒布近十年為何成效不明顯?業內普遍認為原因主要有三點:一、相比塑膠袋,無紡布等材質的環保袋“顏值”始終沒有顯著提升,不僅價格更貴,攜帶也不方便,吸引力不足。二、監管不力,讓“限塑令”空有其名。三、政策缺乏明文規定的灰色空間,給了塑膠袋繼續泛濫的機會。

 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曾表示,“限塑令”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點是替代品環保購物袋價格太高,消費者難以承受。過高的成本不僅沒有解決限制塑膠袋的使用問題,反而為商家提供了一個商機,“限塑”也就變成了“賣塑”。

  眾所周知,塑膠袋是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。大多數人在使用完塑膠袋後,通常會棄之不顧,隨意扔掉,久而久之對環境就產生嚴重威脅。人民網消息稱,很多超薄塑膠袋既沒有質量安全標識,也沒有可降解標識,若被隨意丟棄或不經處理進行填埋,可能200年也無法降解,長期殘留在土壤中,會對土質和水體造成極大危害。

  反觀目前塑膠袋的回收情況,消費速度遠超過回收速度。有報告指出,目前全球只有14%的塑膠包裝得到回收,而最終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%。雖然我國塑膠再生企業數量眾多,回收網點遍布全國各地,但針對塑膠袋回收的企業仍少之又少;加之回收利用的成本和技術研發費用較高,很多企業發展舉步維艱。

  那麼,針對塑膠袋白色污染,下一步我們該如何治理呢?業內人士表示,制定“限塑令”的目的電子零件回收無可厚非,但一廂情願地寄希望於公眾自覺減少塑膠袋的使用是不現實的,需要循序漸進,加強引導,明確責任,疏堵結合。

  要想實現真正的“限塑”需從源頭做起,不僅要限用,更要限售、限產,嚴厲打擊違規生產超薄塑膠袋的黑作坊,嚴控批發、零售、消費等環節,完善塑膠袋銷售使用和回收的全鏈條制度設計,避免塑膠袋源源不斷地流入市場,將“限塑令”貫穿全過程。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gvdfgbfhg 的頭像
    dgvdfgbfhg

    生產線設備

    dgvdfgbfh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